這一篇的總結,我要根據路得記生命讀經最後一篇的結語來講。李弟兄說,幾乎士師記裏的每一個士師都非常有能力,但他們在生命上很差;幾乎每一個士師在情慾上都不受控制。基甸生了七十個兒子,因為他有很多妻子。此外基甸還有一個妾生了一個兒子叫亞比米勒。亞比米勒聯合他士劍的同族親屬,把他七十個哥哥殺在一塊大磐石上。這真是家庭的悲劇!基甸最小的兒子約坦逃掉了,沒有被殺。所以你算一下,基甸有七十二個兒子,還沒有加上所生的女兒呢!參孫更是情慾不受控制典型的例證。後來參孫被非利士人抓了,把他的兩隻眼睛挖了。真是悲慘!士師記裏面的士師就是這樣:滿了能力,滿了情慾,卻非常缺少生命的度量。
相反的,路得記不是一卷能力的書,乃是一卷生命的書。路得記裏面的主要人物,都滿有神生命的彰顯;他們是在生命線上的人。李弟兄說,路得猶如荊棘中長出的百合花,又如黑夜裏的明星。她有非常佳美的見證,這個見證把主耶穌帶到人間,成為世人的救主。
在路得記生命讀經的結語裏,李弟兄先題到拿俄米的榜樣。當以色列地遭遇饑荒,以利米勒帶著一家四口到摩押鄉間寄居。十年後他自己死了,兩個兒子也死了,只剩下拿俄米和她的兩個媳婦。這說出以利米勒離開神經綸的立場,到拜偶像之地,最後落到非常悲慘的結局。後來拿俄米聽說神眷顧祂的子民,賜糧食給他們,於是要起行離開所在的地方,回到以色列地。拿俄米對兩個兒媳說,『你們各人回娘家去罷。…願耶和華使你們各在新夫家中尋得安息。』於是拿俄米與她們親嘴,她們就放聲而哭,說,不然,我們必與你一同回你本民那裏去。 拿俄米勸她們說,你跟我去有什麼盼望?我女兒們哪,『回去罷;我年紀老邁,不能再有丈夫。即或…今夜有丈夫可以生子,你們豈能等著他們長大呢?你們豈能為他們守身不嫁人呢?』兩個兒媳又放聲而哭;俄珥巴與婆婆親嘴而別,只是路得緊緊隨著婆婆。
路得說,『不要催我離開你回去不跟隨你。你往那裏去,我也往那裏去;你在那裏住宿,我也在那裏住宿;你的民就是我的民,你的神就是我的神。你在那裏死,我也在那裏死,也葬在那裏。除非死能使你我相離,不然,願耶和華重重的降罰與我。』路得對她的婆婆這樣的絕對,有這樣馨香的愛;真是生命的彰顯!因此李弟兄說,這是新約信徒真實的靈─撇下一切,包括父母、兒女、親戚、房屋等等,來跟隨耶穌。(太十37,十九29,可十29~30,路十四26。)在這一點上,路得真是我們生命的榜樣。
當拿俄米帶著路得回到伯利恆的時候,合城的人就都因她們驚動。『路得這樣賢德,跟婆婆回來!』她們婆媳兩人在伯利恆怎麼過生活呢?這時正是動手割大麥的時候。利未記和申命記都記載一些律例,神要祂的子民在收割莊稼時,留下田角的作物,收割時遺落的不能回去拾取,這些要留給寄居的、貧窮的、以及孤兒寡婦。因此路得就根據她的三重身分:寄居的、寡婦、和窮人,到別人的田間拾取麥穗。這時路得恰巧來到波阿斯的田裏拾取麥穗;路得跟著波阿斯的使女們身後拾取麥穗。
波阿斯是個大財主,我想那時他的年紀至少是四十歲以上,因為波阿斯第一次看到路得時,稱她為女兒。像波阿斯這樣大有財富,又至少四十歲,應該有三妻四妾了罷!可是他還是單身,可見他是活在生命線上的人。當波阿斯從伯利恆來,他對收割的人說,願耶和華與你們同在。僕人回答說,願耶和華賜福給你。主僕都是如此活在神面前,寶貝主的同在,享受主的賜福。
波阿斯看到路得後,交代僕人不可觸犯路得,要讓她自由的拾取麥穗,她就是在禾捆中拾取麥穗,也不能羞辱她。吃飯的時候,波阿斯拿烘好的穗子給路得吃。她喫飽了,還有餘剩的。路得拾取完麥穗,就把所拾取的帶進城去給婆婆看,又把她喫飽了所剩的拿出來給婆婆,並且跟婆婆說她的經過。
拿俄米想到給路得找一個安身之處。照著神的律例,一家有幾個兄弟,大哥婚後,若是不幸死了,沒有留下後代,二弟就有義務跟大嫂結婚,他倆生下的長子要歸大哥的名下。因為波阿斯是以利米勒家族的近親,路得若是跟波阿斯成為婚配,她就能有安身之處。於是拿俄米告訴路得要沐浴抹膏,換上衣服,下到波阿斯簸大麥的禾場上,等到波阿斯躺下睡覺的時候,看準他躺臥的地方,進去掀開他腳上的被,躺臥在那裏。於是路得遵照婆婆的指示而行。那晚,波阿斯喫喝完了,心裏歡暢,就到麥堆儘邊去躺下。夜裏路得悄悄的來掀開他腳上的被,躺臥在那裏。到了夜半,波阿斯忽然驚醒,不料有女子躺在他的腳邊。波阿斯說,你是誰?她回答說,我是你的婢女路得,請你展開你的衣邊遮蓋你的婢女,因為你是我的親人。
『展開你的衣邊遮蓋你的婢女』,這是個詩意的說法,意思是路得爭取權利作波阿斯的太太。夜裏沒有旁人,波阿斯可以任意而行,但他沒有。他對路得說,『我實在是你的親人,只是還有一個親人比我更近。你今夜在這裏住宿,明早他若肯為你盡親人的本分,就由他盡好了。倘若不肯,我指著永活的耶和華起誓,我必為你盡親人的本分,你只管躺到黎明。』路得便在他腳邊躺到黎明,天還黑,人彼此還不能辨認的時候就起來了。波阿斯量了六簸箕大麥,放在她肩上,他便進城去了。路得回到婆婆那裏,就將波阿斯為她所行的一切都告訴婆婆。拿俄米要路得安坐等候,因為波阿斯今日不辦成這事必不休息。
波阿斯上城門口去,坐在那裏,恰巧波阿斯所說的那親人經過。波阿斯說,某人哪,你轉過來坐在這裏。其實不是恰巧,這又是神的主宰。波阿斯從本城的長老中選取了十個人,對他們說,請你們坐在這裏。他們就都坐下。波阿斯對那親人說,『從摩押鄉間回來的拿俄米,現在要賣我們弟兄以利米勒的那塊田地…你若肯贖就贖,若不肯贖就…讓我知道;因為只有你可以贖,其次就是我。』那人回答說,我肯贖。波阿斯又說,『你從拿俄米手中買這田地的時候,也當娶死人的妻摩押女子路得,叫死人的名得以在他的產業上存立。』那親人說,這樣我自己就不能贖了,恐怕於我的產業有損。你自己可以贖我所當贖的,因我不能贖了。
於是波阿斯就娶了路得。在城門口坐著的眾民和長老都作見證,並為他們祝福。後來波阿斯和路得生了俄備得。拿俄米非常喜樂,把孩子抱在懷裏,作他的養母。以後俄備得生了耶西;耶西生了大衛,以色列的大衛王就生了下來。藉著路得這條線,基督能道成肉身,來到地上。由此可見生命的路才能帶出基督;讓基督得著國度並作王。
今天我們每一個得救的人和基督的關係,頭一步乃是經歷祂作救主,得著祂的生命和性情。第二步要經歷基督作丈夫,許配給基督。我們得救之後,只是享受『波阿斯』基督的慷慨,還是也享受祂作丈夫?願我們不只享受基督的豐富,更享受祂作丈夫。我就交通到這裏。
劉遂弟兄,講於花蓮市
25/9/21